美联储可能令乐观的
投资者
失望随着
美国疫苗接种的加速和1.9万亿美元的救济
计划惠及
美国家庭,美联储官员本周可能
预测,2021年美国经济将以几十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同时失业率将下降,通胀率将上升。
.但那些期望更好的经济预测将促使美联储改变
货币政策的投资者可能会感到失望。
德国商业银行外汇和新兴市场分析师You-NaPark-Heger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总体而言,经济形势正在进一步改善。
对市场具有决定性
影响
的是
各大央行将如何对此作出反应。
预计美联储将再次试图打压有关美国货币政策逆转的预期。
/5月19日,“
大宗商品”再次被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
国常会”)点名。
此前,5月12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
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
价格过快
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5月19日,国常会详细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并提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5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供求和金融,其中,汇率是重要的金融因素之一。
”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交易通常以美元定价,美元
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负相关。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影响国内进口企业成本。
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为例,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进口企业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国际铁矿石、原油、铜、大豆等商品主要进口国,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过大,进口大宗商品过多,又会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利于稳定国内商品价格。
因此,在王有鑫看来,综合当前市场环境情况,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稳定企业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需求。
“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之一,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4月份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汇管理局更关心从
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一季度进口有所增长,但是出口也实现了不错的增长,货物贸易还是实现了7600亿元人民币的顺差,这个数高于前两年的平均水平。
在此情况下,一季度经常账户维持基本平衡、小幅顺差的格局,应该说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还是健康的。
外汇管理局会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将“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
引导社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IG撰文称,美元/
日元看似势将
走高,而
欧元/美元延续涨势,英镑/美元继续
回落。
IG针对欧元、英镑、日元的走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内容如下: 欧元/美元:尽管走势起伏,但仍在上升 欧元/美元继续稳步走高,目前大部分时间都在涨跌交替。
到目前为止,买家逢低买入,而卖家只能将
汇价拉低几小时,随后很快开始新一轮的上涨。
虽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更大跌幅的迹象,届时料将首先
跌破1.21。
英镑/美元:进一步小幅下跌 英镑/美元最近几个交易日的
上行势头已经停滞,尽管没有达到任何戏剧性的程度。
在
推高至1.42的过程中耗尽了自身力量后,汇价已经回落,但即使跌向1.40,该货币对也可能会受到水平支撑位和/或从4月中旬低点开始的上升趋势线的支撑。
美元/日元:维持在支撑区域上方 美元/日元多头的形势继续稳定,过去一周成功地维持了108.70区域附近。
新的上涨趋势指向109.50,然后是110.00。
卖出者需要扭转走势,促使汇价跌破108.50,以表明进一步的回撤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