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指数方面,
经济复苏推动美元指数
反弹,但反弹幅度和速度受到欧洲复苏限制。
年初以来,随着
疫苗
接种加快和
美国经济复苏
预期走强,在
美债收益率快速
上行的同时,美元指数反弹,从1月6日的89.41上升到3月26日的92.73。
但同时,欧洲主要经济体如英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处于持续修复状态,疫苗接种进度较快,疫情控制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2月制造业PMI均有所上升,英国报55.1%、欧元区报57.9%(其中德国报60.7%)。
在美元指数的一篮子货币构成中,欧元占57.6%、英镑占11.9%,欧洲经济的快速复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美元指数反弹,导致美元指数反弹相对美债收益率上行较为缓慢。
货币政策方面,虽然美债
利率上升带来政策提前收紧预期,但美联储表态无需过度
担忧。
市场担忧美债利率上升意味着
通胀预期走高,会导致货币政策提前收紧。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2021年从4.2%上调到6.5%,2022年从3.2%到3.3%,2023年从2.4%下调到2.2%,美国经济预计在2021~2022年保持上行,因此今年紧缩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等多位官员也公开表示,无需过度担忧通胀风险,预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仍将以恢复就业为导向。
通胀方面,美联储的不作为加剧市场紧缩预期。
美联储对经济和通胀预期较为乐观,多次重申对利率上行表示接受,在升至2%之前美联储都不会过多干预。
高利率反过来压制风险偏好,并对经济产生压力,进而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房地产方面,库存下降叠加美债利率上行导致房贷利率上升,对美国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2020年9月以来,美国房地产销售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伴随着房地产销售的火热,房屋库存急剧下降,2021年2月库存仅为103万套,相比2020年9月份下降了43万套,对房地产销售造成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美债利率快速上行,也带动房贷利率不断上升。
截至3月26日,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已上升至3.17%,较年初上升50BP。
上周,美国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拜登总统上任的头100天里,美国共计接种
超过2亿针,超过40%的美国人口现在至少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
不过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每天报告
接种疫苗的用户数量开始下降。
前一周,美国平均每天约有330万针。
接种疫苗的速度放缓
是一个警告,表明美国即将达到新的拐点——新冠疫苗数量
供过于求。
这种
情况已经在一些地方
发生了:各州有
小瓶的疫苗,但人们并没有报名参加公开的预约。
美联储可能会在8月
这一重磅年会上释放
缩债信号 有分析指出,美联储可能会在2021年下半年发出缩减量化宽松的信号,此举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
瑞士信贷(10.41,-0.10,-0.95%)(CreditSuisse)表示,这一信号最有可能出现在8月份标志性的杰克逊霍尔(JacksonHole)央行年会上,美联储将在2022年认真开始缩减
购债规模。
瑞士信贷澳大利亚策略师DamienBoey表示: “我们认为,美联储关于‘
通胀压力暂时论’和‘通胀预期无法锚定’的观点再无法令人信服。
” 根据美联储的说法,要等到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它才会缩减量化宽松。
但近
几个月以来,美联储的口风出现变化,开始跟其他几个央行一样,变得没那么鸽派了,这种转变对投资者而言很重要。
博伊表示: “如果美联储不‘掌控’缩债进度,债券市场收益率可能会因此上升,更高的通胀风险会反映在价格上。
美联储应当坚持自己的调控,而非让市场来决定。
” 另外,在通胀的判断方面,美联储的说法也不是很令人信服。
博伊指出,尽管美联储第三季度的共同通胀预期指数(CommonInflationExpectatioindex)与美联储目前的说法相符,即通胀压力是暂时的,通胀预期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但实时“代理”数据显示,CIE指数已
飙升至2.15%,是美联储1999年开始编制该指数以来的最高点。
上周,澳大利亚
股市从创纪录高位回落,创下3个月来最大的3日跌幅。
此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美国CPI数据以及通胀预期飙升,澳大利亚股市出现更大跌幅。
尽管美国PPI数据强劲,但这并没有给予美股足够支撑。
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一度从18飙升至29,之后才回落至19。
美联储官员的安抚性言论以及美国零售销售和消费者信心数据疲软,缓解了股市的不安情绪。
股市的这波波动,让人们忽略了美联储CIE指数中基于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的飙升。
瑞士信贷(CreditSuisse)警告称,费城联储(PhiladelphiaFed)发布的《专业预测者调查报告》上调通胀预期、消费者通胀预期以及近期美国盈亏平衡债券收益率飙升,似乎“没有受到美联储的关注”。
瑞信表示: “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脱离客观数据和政策规则的领域,公开进入主观性和政治性的领域。
” 美联储对“提高通(128.91,-0.89,-0.69%)胀”的反应出现矛盾和含糊,即“从鸽派的角度解释得很好,但从鹰派的角度看似乎含糊不清。
”博伊表示: “具体而言,目前尚不清楚什么因素会引发缩债。
官员们似乎在不断寻找新的理由,以避免采取用更强硬的语调表达。
但官员和投资者们也知道,当通胀预期真正失控时,美联储将被逼到角落,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通胀风险。
”美联储无法回避考虑缩减购债美联储正接近关键的几个月,它正试图解读经济在前所未有的
大流行后重启时刻取得的进展。
正常时期都难以判断的事情——评估通胀路径或判断哪些就业指标最有意义——在消费和
工作模式被颠覆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复杂。
这些问题
如何解决将决定美联储何时开始削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
步伐,并最终将利率从目前接近零的水平上调。
施罗德投资周三称,美国最新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似乎确认了未来将出现通胀持续升温这种最让人忧虑的情况,而且在叠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强劲的情况下,美联储将需要开始考虑放慢购债的步伐。
由于企业纷纷在经济重启的压力下加快供应,生产线已遭遇瓶颈和供不应求的情况。
美国4月CPI同比增加4.2%,是自2008年9月以来最高水准;扣除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亦升至3%,是自2006年以来最高。
但另一方面,较长远的通胀压力来源反而没那么令人担忧。
施罗德投资认为,衡量产出缺口通常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现时显然仍需调整方可再次让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剩余产能获得充分利用。